古代原始人狩獵時,為求取食物而登山涉水,在人與人或人與獸戰爭格鬥時,為求生存,游泳是最基本技能。而公元9000年前,在Libyan沙漠Wodiseri岩洞上,發現有當時游泳者之游泳動作的壁畫,顯示上古時代,人類已有水中活動的技能。在大英博物館保存亞述利亞(Assyria)遺物浮雕中有15世紀戰爭中戰敗國Hittiles人渡河逃走之場面。已知當時已有側泳、捷泳的技能及水上救生的技巧。

 

古代波斯是一個強國,在軍事訓練中,游泳是強迫實施的項目。古希臘關於水中活動的資料很豐富,不少古希臘古物與作品中,有許多與游泳有關的實物與記述,在希臘索倫法律中,曾規定兒童須習希臘文與游泳。社會上流行有譏諷愚者的諺語:「他既不能文,又不能游泳」足見他們對游泳的重視,在羅馬也同樣認為不會游泳與無知是一樣的愚蠢,羅馬青年訓練中包括有游泳項目,1832年美國富蘭克林曾提出幾種防溺方法,以資泳者遵守。

 

在我國游泳運動史資料極少,但自大禹治水及各朝代水師設置的資料推斷,對水中活動技術有相當水準,古籍中對游泳的記載始於春秋時代。左傳在莊子談及顏回與孔子對話中說明當時已有拯溺技術,並說明游泳技術順應水性之道。近代海軍訓練有游泳課程,黃埔軍校預料也有游泳項目,鴉片戰爭以後,歐美體育運動逐漸輸入我國,競技游泳在城市中開始流行。1887年在廣州沙面修建了長2515公尺室內泳池,為我國第一座游泳池。由於西風東漸及新學制興起,大都市及部份學校有泳池設置。唯游泳在我國不甚普遍,一般人視為畏途,但近年來由於經濟繁榮,社會進步,一般人觀念也改變,而家長也會主動鼓勵孩子去學游泳,這是好現象,因為台灣四面環海,日常生活中與水接觸的機會很多,遊山玩水更是人們嚮往的活動,為此,學會游泳成為人人必備具有的自衛能力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stswim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